博翔科技為專業機械設備歐規/美規及半導體設備SEMI S2輔導顧問公司

本公司為專業從事設備安全檢測驗證與碳足跡驗證的輔導機構,擁有經驗豐富的機械安全輔導工程師,並與多家國內外知名驗證公司合作。

服務範圍包含各項產業機械、工業電控系統、鞋廠自動化設備、半導體設備及光電廠設備…等產品。

我們擁有在電子電器、家用電器類產品、電池類產品與機械設備類產品等認證經驗,亦熟悉各國法規要求及驗證標誌申請作業流程,與各國官方驗證單位直接配合,幫您快速取得各種驗證標誌。

碳足跡是什麼?

產品的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量(或稱產品碳足跡)的計算,需要有一套一致性的方法來引導與規範計算的過程。自2008年英國標準協會公布第一個針對產品碳足跡計算的規範—PAS 2050後,國際間目前已發展與發展中之產品碳足跡相關標準/規範。

一個產品在其生命週期內排放多少溫室氣體?過去幾年間,這個問題變得愈發重要。“產品碳足跡”可以給出答案。

產品碳足跡統計了一個產品在其生命週期各個階段產生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例如從資源開採、前體製造、成品製造,到成品離開公司大門過程產生的碳排放。

產品碳足跡使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變得透明。

同時,博翔科技們採用環境、經濟和社會標準對產品進行全面的可持續發展評估。

英國碳足跡計算準則—BSI PAS 2050
BSI PAS 2050「產品與服務溫室氣體排放生命週期評估規範」為英國標準協會(BSI)制定並集合碳信託(Carbon Trust)與英國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部(Defra)之力發展而成,2008年版於2008年10月29日正式公布,為第一份針對產品與服務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而制定之規範,亦成為國際標準組織(ISO)發展碳足跡準則之參考文件,同時也是目前我國計算產品碳足跡時,最多也最常被採用的標準。目前已修訂為2011年版。

國際標準組織(ISO)的碳足跡計算標準—ISO 14067系列
ISO 14067標準由國際標準組織負責制定環境管理(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系列標準的第207技術委員會(ISO/TC 207)下第7子委員會(SC 7)負責制定。ISO 14067的發展目的是為提供產品溫室氣體於量化與溝通方面之要求事項。
ISO產品碳足跡標準歷經多次的委員會議討論,終於定案,於2013年5月21日以 “技術規範” 方式正式公布為 ISO/TS 14067:2013。而近年在2018年8月20日又發佈了ISO 14067:2018國際標準正式取代了技術規範 ISO/TS 4067:2013。
Note: ISO/TS被歸類為ISO的技術性文件,即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技術規範)的縮寫,其與「Specification(國際標準)」在本質上仍有一些差異。

碳足跡盤查認證流程:

博翔科技獲得許多機構認證標章,專業度值得信賴

而博翔科技輔導產品眾多,CNC、包裝機、塑膠機械、壓出機、滾輪機以及PCR檢測儀器,皆可以透過博翔科技的輔導,取得相關認證。

我們的六大服務

全球權威認證機構
可協助取得全球相關認證標章,讓您的產品可以出口全球各地取得當地銷售資格

擬定認證方案與組合
爭取一次測試,取得多個或多國認證;把握認證過程環節,及時反饋進度,縮短認證週期,提高效率

CB轉證服務
協助獲得處理電氣電子產品和元件的安全、電磁相容性和能效的相關認證,並可以獲得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器產品合格測試

防爆認證專區
針對使用在礦區或潛在爆炸危險環境的電子設備及非電氣設備,舉例:石化業、加油站、印刷廠、塗料廠及麵粉加工業等存有易燃易爆類氣體、蒸氣或粉塵的場所,我們提供產品認證需求。 有此類需求請撥打分機104

協助準備各式技術文件
總裝圖、爆炸圖、電路原理圖、材料清單、標籤、說明書等;協助客戶準備測試樣品,提供預檢、預測試服務

檢測領域廣
涉及電子電器,無線通訊,醫療設備,汽車類檢測,能最大程度滿足到客戶需求

成為博翔科技的服務客戶,不只是博翔科技永續的客戶,更是擁有博翔科技專業的國內外證書團隊服務。

不論是在海內外入關問題方面、買家對認證問題釋義方面以及相關各國法令的專業知識,博翔科技服務眾多不同產品類型客戶

皆能一一替您解答。博翔科技不只是為客戶解決認證問題,更致力於提供客戶在取得認證之後更多產品行銷全世界的多元服務。

立即與我們聯絡:
網址:https://protect-safe.com
電話:04-23598008#106(國際轉證)
住址: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771號7樓

加入LINE立即諮詢

加入好友

GREEN715ER15E

“要以星星為目標,那樣的話,即使掉下來,你還能落到樹梢上。”(BY 法齊婭•庫菲) +10我喜歡

【小小說】黃健生/動力(外一篇)     黃健生       那年,還是七十年代末。董磊就讀初中一年級,成績在班上保持在倒數五位之內,老師不喜歡他,同學們笑話他。 那天,董磊在上課,一個有些蒼老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狗蛋兒,你在哪?” 董磊聽出來了,是父親的聲音。但董磊不敢應,如果真的應了,大家就知道自己的小名叫狗蛋兒,到時不笑死自己才怪。 父親沒聽到回聲,就走到了教室門口,將門推開了一條縫,伸進腦袋問:“狗蛋兒在這嗎?”董磊趕緊低下頭,不敢正視。 老師回話兒說:“大叔,我們班上沒有叫狗蛋兒的,你還是下了課再去找吧。” 父親離開時,卻大聲說:“狗蛋兒,我在校門口等你,你下了課出來一下。”然后離去。 一下課,董磊裝作去上廁所的樣子,急忙沖向校門口。在校門口的一個角落里看到了父親。董磊發現,父親本已經破爛的衣服上,出現了幾處新撕破的痕跡。董磊問:“爸,你來這兒干什么?衣服也不換件好點兒的。同學要上看到你這個樣子,不會笑死我?” 父親抓了一下頭,非常勉強地笑了笑,說:“我來公社找書記告狀,順便來看看你。” 董磊不解地問:“找公社書記告狀?告什么狀?” 父親說:“伯貴又將他家的菜園擠過來了,已經霸過來半壟地。” 董磊家的菜園與伯貴家的相臨,伯貴仗著有個在派出所做臨時工的叔叔,又仗著有三個兄弟,總是欺負董磊家,一個蠻大的菜園,硬是一步步被伯貴家擠得小了一大圈兒。為此,兩家吵了不少的架,但吵的結果,總是董磊家吃虧。 董磊看著父親,問:“爸,你又被打了?看你的衣服像新撕破的。” 父親拍了一下破爛的衣服,說:“可不是嗎?我就找了公社書記告狀,書記答應說,等什么時候有空了的,就進村里來,幫助調解調解。” 董磊沉默了一下,說:“爸,你就讓著他們吧,別再讓他們打了。”接著又說,“爸,你還有什么事嗎?沒有的話,我就去上課了。” 父親拍了拍董磊的頭,說:”狗蛋兒,認真讀書吧,只有你考出去了,到縣里鄉里工作了,伯貴家才不敢欺負我們。記住了!”父親的語氣有點哽咽,董磊發現,有幾泣淚掛在了父親的眼角了,這也是董磊第一次見父親的淚。 董磊看著老實巴交的父親,鼻子一酸,眼睛就紅了起來。他狠狠地咬著嘴唇,點了點頭,說:“爸,你放心,我會認真讀書的。” 之后,董磊像變了一個人,發憤用功起來,進步快得驚人。到初三時,成績已穩居年級前三名。 初中升學考試結束,董磊由于成績好,本來可以升入師范學校,老師也勸董磊讀師范,早點工作,可以給家庭減輕點兒壓力。但董磊說:“不,我一定要讀高中,一定要考上大學。” 那個時候,當地鄉下的這所高中,有時連一個中專都考不上,更別說考上大學。但勸歸勸,說歸說,董磊還是固執地選擇了讀高中。 那年的高中升學考試,學校打了個翻身仗,董磊和另一名同學考上了省專科學校,還有五名同學考上了中專,刷新了這所高中的歷史記錄。 三年后,董磊專科畢業,被分配到了老家的鄉政府。這時,伯貴在派出所做臨時工的叔叔也被辭退,伯貴一家就再也沒能力欺負董磊家了。 五年后,董磊被提拔為副鄉長,伯貴一家對董磊一家已是俯首貼耳了。董磊說,自己能夠有這樣的進步,還真得感謝伯貴一家。 董磊后來官運亨通,竟然做到了縣長,這是后話。           緣分       楊金鳳曾經是我們單位的臨時工,兩年前來的。主要任務是打掃單位公共場所衛生,如院內空地、樓道走廊及樓梯、會議室、接待室等,另外還要做一些服務性的工作,如開會前準備茶水、給來找領導辦事的客人端茶倒水等。 楊金鳳雖然年輕,但做起事來卻非常認真。自從她來了以后,院內空地幾乎找不到垃圾,樓道走廊拖得光可照人,樓梯扶手抹得沒有任何塵灰。端茶倒水等服務性工作也很到位,上班時給所有領導泡上一杯茶,有時中間還會幫助續水。這樣一來,不僅群眾滿意,就連最挑剔的單位三把手也豎起了大拇指。 本來我們辦公室的事情,不在楊金鳳的服務范圍,但我們辦公室在正職及副職領導辦公室之間,她一上班,給領導泡好茶后,也給我們辦公室每人泡上一杯,然后出去干別的活兒。只要有空,她就會到我們辦公室來聊聊。她一進來,不是拿著個拖把就是拿著塊大抹布,地上拖桌上抹的,一邊聊著天兒一邊干著活兒,地上拖得光溜潔白,桌上抹得不見灰塵,就連我們的電腦鍵盤也抹得不留塵跡。每當單位搞衛生評比檢查,我們辦公室的人不用動手,就能得到“優”的結果。我們辦公室的人都很喜歡她,并享受著她的服務。 由于我的年紀與楊金鳳差不多,也許是同齡人,共同語言多些,所以,我們就聊得更為開心。但我們之間,除了正常的聊天,并沒有想別的,畢竟我是堂堂國家干部,她只是一個臨時工,兩人身份截然不同,況且還是在辦公室這樣的公共場合。 那年“五一”,工會想搞些福利,安排我提出一份名單,我感激楊金鳳提供的服務,就想把她的名字加上去。哪知還沒有走出辦公室,就有人提出反對意見。有人說,她是一個臨時工,不應該享受工會福利。有人笑著問我,你是不是看上她了。于是,我只好作罷。 有一次,下班時,我們辦公室的人要出去聚餐,剛好楊金鳳還沒走,我就提議叫她一起去。哪知其他人的反應卻如此強烈。有人說,不行,怎么能叫上她呢?她又不是我們辦公室的人。有人話中帶刺地說,你還是私下里帶她去吧,現在就不必帶了。我又只好作罷。 楊金鳳在我們單位只呆了一年,就辭工走人了。當然,她提前了幾天告訴我,還問了我的QQ號,加了我為好友。 楊金鳳走后,雖然我們偶爾會QQ聊天,但都是問聲好,或者發個表情圖什么的,從來沒有多談,更沒有深談。 三個月后的一天,楊金鳳約我晚上去喝茶。為了不辜負她的這份好意,我去了。喝茶聊天之間,我知道了她的一些事情:她辭工的原因,是覺得我們這個單位等級過于森嚴,剛好當時她看到交警隊的一則招聘協警的啟事,于是,就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她為了進入協警隊伍,這三個月來,她拼命地學習準備文化考試,拼命地鍛煉準備體能測試。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天,她終于接到了交警隊的錄用通知書,明天就可以去上班了。這協警,是合同工,既有工資福利,還有“五險一金”,如果不犯什么事兒,一般是不會辭退的。我當然替她高興,并說了一些鼓勵的話。 這次以后,我與楊金鳳就經常聊天了,聊的話題也越來越寬廣,從工作到生活,從社會到家庭。隨著了解的加深,我們戀愛了。 上個月,我與楊金鳳與到民政局領了紅紅的本子,成了一對合法的夫妻。經過一個月的共同生活,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單位,她是一個好協警;在我面前,她是一個好妻子;在我父母面前,她是一個好兒媳;在我的親朋好友面前,她表現得大度得體。 我為娶到這樣一個好女人而幸福著!楊金鳳,我的好妻子! +10我喜歡

江蘇|許起     徐士民夫婦是一對勤勞的農民,在他們的頭腦中只有做沒有玩的想法,很得一些村民贊賞。   外孫女怡怡大學畢業工作半年后要來東山,除看望一下老人家們還想游東山一次,言詞之中透露出對古村古景文化的興趣。   徐士民很高興,外孫女是他的寶貝,寶寶開口沒有不依之理,何況東山古村古景有的是;任何一處都是可觀賞之地。好多民間故事和傳說都隱藏在野村僻屋。   他略微思索了一下,覺得陸巷古村為可選之地,除上以上因素外,還多了一個沿途可欣賞的太湖景致。       徐士民去陸巷還有一個不小的心愿;他的初中同學姜新意是陸巷人,同桌三年感情不錯,可惜畢業后只在第二年見過一面,也是見時匆匆別時匆匆。   雖然后來他抽空去過后山兩次,都是不巧未能謀面。今天碰碰運氣,運氣好的話碰到也有可能。   女兒秀靜開著轎車來了,車上的怡怡下車后先是給兩位老人一個甜甜的叫,徐士民的老伴一邊開心地應著一邊小心地撫摸車子,滿心喜歡地稱贊說:“這樣的車子以前大官才能坐上。”   高檔的汽車的確不一樣,舒適之外車速也快,在經過將軍街時,怡怡問坐在旁邊的外公大牌樓紀念誰的。   徐士民講了,還講了牌樓東面田徑港路上的歷史;抗日戰爭時期,路旁是一片桑地和農田,路的中段設著東洋人(日本人)的卡哨,從武山和渡橋到鎮上的中國人經過那里,一律地低頭行禮,東洋人高興時順利放行,不高興就拳打腳踢,還用刺刀刺人,其中六人被刺而死。   汽車減慢了車速,徐徐經過啟園門口,路旁有一古井,井邊的石壁上寫著柳毅井三個蒼勁有力大字,落款是王鏊。       “外公,這是不是柳毅傳書中的柳毅?”   “是的。”徐士民告訴怡怡,東山是國家級文化歷史名鎮,留下來的東西很多,古跡、古文化數不勝數,柳毅井是其中之一。   那個題字的人是東山人,做過明朝的宰相,陸巷古村有他故居,等會兒他們要去。   他指了指啟園說,以前叫席家花園,現在是景點,依山傍湖,亭臺樓廊,很漂亮,游客很多,他讀書時去過,一條古麻石拱橋,造在太湖邊,園內有一條小河,直通太湖,很為園內增添風采。   怡怡點點頭:“如果時間允許,我想多看看東山景點。”   “好的。”   開車的秀靜告訴女兒東山的景點如果細細看的話,十天也看不完,怡怡笑了。   汽車開得不快,但沒多久就到了岱心灣,這里的視野一下子開闊起來;一座飛橋凌空架在太湖水面上,沿著湖岸幾十米處弧形而去,好像神話中的一座仙橋,整個小北湖毫無保留地呈現在眼前。       怡怡欣喜地望著湖面,她為了能更深切地體會湖面及四周的景致的氣氛,叫母親把車開到橋對岸等她,自己和外公步行前往。   一陣微風輕輕掠過她的面頰,頓感神怡氣爽,橋下淺綠色的湖水溫柔地向前涌動,一浪接一浪,一浪推一浪,持續不斷勇往向前,湖面上時不時泛起一朵朵白色浪花,兩只白鷗在浪花上面飛翔,而它們的遠處有五六只白帆船朝不同的方向移動。   在并不很遠的地平線上,能清楚地看到岸邊種著各種樹木,三分之二的地段展現出綠色帶子,而北面三分之一湖岸遠處矗著高低不一的山峰,顯得蒼藍而神秘。   徐士民告訴怡怡,這湖面上有一傳說,清朝期間,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東山俠席文賢為了抗清復明,行刺皇帝,行刺中與清兵搏斗負傷,被清兵捉進姑蘇城。   他夫人西金花很有功力,能手持鋼刀,腳踩蘆菲從湖面如平地飛快行走。她想進城搭救夫君。半途中打聽漁民,漁民告訴她英雄就義,西金花受到精神打擊功力失散,悲壯地沉于湖底。人們為了紀念她,為她造廟點香,現在這廟還在湖對面菱湖嘴的樹叢中,叫花太太廟。       “英雄為了民族利益舍生忘死,不管他們成功與否,都是值得崇敬的。”怡怡朝湖對面眺望一會,回過頭朝身后山上望去;山不很高,但很有氣勢;山腳下坐落著幾十幢農屋,有的農屋上面冒出淡淡的炊煙。   農屋層次分明,錯落有致,里面有不少別墅房子,房子的院里種著品種不一的果樹,給粉墻黛瓦的顏色增添不少青色。而在它們上面的半山腰和山頂上,樹木顏色的種類更多;深綠、淡黃、暗紅、翠青……好似一個造詣很高明的畫家繪出一幅經典的畫卷。   “真美!”怡怡說著用手機對準了那個地方。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里是天堂中天堂,不是虛話。”   “住在這里的人真好。”怡怡感慨地說。   “現在是,從前不。”徐士民看見怡怡帶著疑惑的眼神,就告訴她解放前太湖里強盜很多,來去沒有定數,經常上岸搶東西,尤其是晚上更加猖狂,稍不如意就殺人放火,弄得村民惶惶不安,無法正常生產生活,人們怨聲載道,還有什么心情欣賞景致。   “那官兵不管,不捉拿強盜?”怡怡奇怪。   “捉了,捉不盡殺不完,他們像荒地里的野草,割一批,長一批,永遠捉不玩。何況強盜們吃一虧長一智,越來越狡猾,后來根本捉不到。強盜史延續幾千年,就是對他們沒有辦法。”   怡怡掩于沉思,“現在有沒有了?”   徐士民仰起頭望著天空,露出笑容。“解放后絕種了。”   “噢,共產黨厲害。”她佩服,幾千年未解決的事被他們解決了,沒有大智慧和超強能力辦不到的,“出了什么高招?”   “土改。”徐士民只說了兩個字。   怡怡低下頭想了想,抬起頭笑著說:“懂了。”   “我們的怡怡聰明,一點就通。”徐士民贊揚說。   大橋向北延伸,沒多少路,來了一個小弧形轉彎,朝東北方向而去。   在大橋不遠處的枇杷樹正吐出新枝,黃白色的新葉下面已有彈子大小的枇杷,穿著綠色的外衣,探出頭,調皮地朝橋上來往的行人和車輛張望,有時還微微地點點頭。       徐士民和怡怡上了橋岸,見秀靜守在汽車里,于是坐進汽車。他們經過兩個山灣及兩座大橋,到陸巷灣停了下來。三人一下車后,興致勃勃走著,看見迎面走來一個身背勾藍的山民,徐士民禮貌地問:“同志,請問姜新意是否還住在老地方?”   “沒搬走,”那人客氣地回了一句,就朝前走了過去,他走了幾步,折了回來,對他們說,“我在一個多小時碰到過他,他說到楊灣去買東西。”   “什么時候回來?”   “他沒說。”山民走了。   徐士民雖感到遺憾,但仍高興,從山民中至少知道老同學還健在,這比什么都重要,至于能否碰到,那是另一回事。   在徐士民和山民談話之際,怡怡掃了一下湖面,覺得這里的景致別有一番風味,比岱心灣大橋望到的景致更好,有一種藏龍臥虎的感覺,便要求外公和母親去太湖邊觀賞一下。   徐士民雖然經常在東太湖勞作,看到湖面的景致千遍萬遍,明顯感到這里的湖景不同,比東太湖多了山谷群峰的場景,便和兩個寶貝朝湖邊走去。       湖的四周都是群山,天然的把整個湖面裹了起來;對面并不遙遠西山縹緲峰高矗云端,它的兩旁是低矮逶延的群山,高傲地直視太湖中一切動態的生物;而向南偏東的元山以及東山的余山則臥泊在湖面上,溫和地看著湖水的平靜和起伏。   東山的豐圻嘴、莫厘峰、長圻嘴緊緊相連,組成轎子狀屏障擋在那里,平視著湖里因天氣的變化而發生的一切;而由三個小島組成的三山,霸道地擋住北去的水路,好像湖水流走是他們的責任。   徐士民也對這景色產生陶醉之感,贊嘆道:“怪不得這里會出大人物。”便很有興致地講述余山原來是一座移動的小山,是一個仙人從別處移來的,準備放在席家湖口作擋水之用,沒想到移到豐圻嘴口時被一農婦看見。   那農婦覺得奇怪,脫口而出這山怎么會移動的呢?仙人聽到這話,知道了仙機已破,只得悻悻走了,從此那山永久性停在那里。現名叫余山(移山)。   怡怡聽了這個美麗的神話,很感興趣,問有沒有別的故事?徐士民馬上指了指三山島:“吳越之戰結束后,中國古代第一美女西施就和他的心上人范蠡將軍隱居在那里,過著桃園的生活,也許西施留下了后代,故三山的姑娘都美若天仙。面孔和西施很有相像的地方。”   怡怡聽了十分神往,拍手說道:“這里的每個地方都有傳說,簡直是一本神話書!”   怡怡的母親笑著插話說:“不要把手拍壞了,如果外公講了整個東山的故事,你的手拍壞十次也不夠。就是這個古村,王鏊的故事和周孟寄的傳說,會讓你聽上一天也聽不完。”   “王鏊和周孟寄是什么奇人?”   “一個是明朝三個皇帝的宰相,一個是有開國宰相之才,因主公是劉阿斗式的人,故而沒能當上宰相之人”。徐士民帶著惋惜的口氣說,“周孟寄是懷才不遇呀,否則這里可能出兩個宰相,成為百萬人展仰之地。”他們一邊說著一邊朝故事和傳說之地走去。       陸巷古村確與其他地方不同。   進村就腳踩一長溜古老的金山麻條石塊上,石塊排列整齊,一千多塊,雖經七八百年的磨練,沒有一塊大的磨損,相反致使凸現出一種特有的光彩:石面上像抹了一層菜油,光滑而樸實,展示了江南古村特有的韻味。   路旁有條小河,河水從太湖而來,一望清澈見底,河魚游動可數。河岸有一小船,穩穩靠在對岸小屋邊,小屋墻面斑駁灰暗,爬滿青藤,清晰地留下古老歷史的痕跡。   怡怡拿起手機,拍下這一畫面,轉過身,準備尋找別的畫面,留下珍貴鏡頭。   看見一人走到她外公身旁,用手在肩上輕輕拍了一下,她外公猛地回過頭,高興地大叫一聲:“姜新意!”并伸出了手,那人把手伸過去,緊緊握著,怡怡手疾眼快,拍下了有紀念意義的一幕。   “怪不得早晨喜鵲叫,原來貴客到。”   “我們那里的喜鵲懶不叫,你們這里的喜鵲勤就叫。”徐士民風趣地說,“你不是去楊灣了嗎?”   “買了一把修樹桔剪,估計有貴客,趕回來了。”姜新意帶著調皮的口氣笑著說,“果然如此。”   徐士民馬上介紹了女兒和外孫女,兩人甜甜叫了一聲。   姜新意開心地笑了,并稱贊說:“你外孫女讀復旦大學了,名校呀,青出于藍,勝于藍呀。”又對秀靜說:“你爸爸和我在一起讀書的情景就在眼前,一晃眼幾十年過去了。”   秀靜笑著說:“伯伯氣色很好,看上去還很年輕。”   姜新意笑笑:“老了。”又對徐士民說,“看你紅光滿面,身體不錯吧?”   “不錯。”徐士民說,“再活二十年沒問題。”   “鍛煉出來的,還是基因好?”   “你說對了兩個。”徐士民認真地說,“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眾人的幫助,沒有后一條,前面的等于零。”       他感情真摯地提起了往事;初中畢業參加勞動,本來經過日曬雨淋,身體不錯,但到了第三年秋天,慢慢感到不對勁,開始并不在意,認為勞動強度大引起疲勞感,不過這情況經過休息也沒改變,而且有加重的趨勢,在父母的催促下,跑到醫院一查,得了血吸蟲病。   村里有這樣病不下三十人,別的村也有,重的肚子鼓起來了,骨瘦如柴。當時犯了難:治吧,沒有這么多錢。不治吧,病越來越重,甚至性命不保。   徐士民笑著說:“幸虧政府相助,集體治療,醫藥費全免,還通知生產隊按出勤照記工分,每人借五元錢改善營養,經過半個月治療,病好了,”他望著姜新意動情地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今天。”   姜新意有同感,他在山區,雖然沒有得過血吸蟲病,但知道血吸蟲病的危害;可以毀村莊、毀地區。當年毛主席發出了“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還專門寫了《送瘟神》詩篇。“你們的病是在蘆葦蕩里得的。”他也知道血吸蟲傳染史是血吸蟲鉆進釘螺,再從釘螺鉆到人的身體里吸血。   “是的。”徐士民回憶說,“我在蘆葦蕩割了三捆青草,準備給羊吃,先放到屋前一曬,收草時一看,地上竟有幾百只釘螺,看了頭皮發麻。”   “我知道,”姜新意說,“我一個在高田村親戚那里知道的,東太湖邊的茭白港到茅頭嘴有幾千畝蘆葦蕩,有大量釘螺,如果不把這些釘螺消滅掉,你治好病還會再得的。”   “后來怎么樣?”怡怡關心地問。   “把太湖邊所有發現釘螺的蘆葦蕩用土圍起來,工程很大,動用了好幾萬勞力,幾千條農船。”徐士民激動地說。   姜新意點點頭,他們山區的人也參加了圍蕩行動,一個生產隊至少抽一半勞力,他因擔任會計沒去,“我的父親和哥哥也參加了。渡村、浦莊、橫涇以及吳縣其他部分鄉村也來支援。”   徐士民接口說:“大堤圍好后,用機器把水打進去,然后投了幾十萬斤五氯酚浸殺,為了徹底殺滅,進行了反復查,反復殺,才徹底消滅了釘螺,徹底消滅了吸蟲病。”   “五氯酚貴不貴?”秀靜忍不住問。   “貴,一元多錢一斤,那時一斤可買一斤半豬肉。”   “那很多錢了?”       徐士民點點頭:“那時國家經濟并不富裕,但還是毫不吝嗇拿出大批錢來,為的是徹底消滅血吸蟲病,保護人民身體健康。”徐士民感慨地說:“如果那時不這樣搞,現在村里不剩幾人了。”   “也許我們也不會來到世上。”怡怡和秀靜動情地說。   徐士民肯定地點點頭。   姜新意問明來意,熱心地要當向導,三人高興地謝了。他們走了一段路,怡怡突然問姜新意他的父親和哥哥是否健在。姜新意說都在,只是父親年老腿腳不便。怡怡提出改變路程,先去看望他們一下,至于古村其他地方,時間來得及就看,來不及下次看。   徐士民馬上明白外孫女的意思,立即伸出大拇指說了一字“好!”   秀靜也支持女兒的想法,動情地說:“我們不能忘了所有的恩人。”   +10我喜歡


新竹企業碳足跡驗證新竹ISO 14067碳足跡認證新竹碳足跡環境資訊輔導新竹產品碳足跡盤查
台北減碳標章查證 台北碳標籤驗證 符合半導體設備安全要求的碳足跡檢驗公司桃園企業碳足跡服務 台北碳排放量查證 推薦碳足跡快速檢驗的公司新竹ISO 14064碳足跡查證 桃園ISO 14067碳足跡服務 推薦針對ISO 14067碳足跡標章輔導驗證單位

arrow
arrow

    嚴選一批好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